在醫療器械設備開發設計階段,考慮易于加工和組裝是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的關鍵。以下是一些可以采用的設計策略:

一、簡化設計結構
減少零件數量
盡可能將多個功能集成到一個部件中。例如,在設計一個小型便攜式心電圖機時,如果能把信號采集模塊和初步的信號處理模塊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,而不是使用多個分離的電路板,就可以減少零件數量。這樣不僅減少了加工工序,而且在組裝過程中也減少了連接和調試的步驟,降低出錯的概率。
采用標準化的組件和模塊,避免設計過于獨特的零件。以醫用注射泵為例,其外殼可以采用通用的塑料外殼模具生產的部件,內部的電機和傳動裝置也盡量選用市場上標準規格的產品。這樣,在加工時可以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和工藝,在組裝時工人也更容易熟悉操作流程。
避免復雜的幾何形狀
在設計設備外殼和內部結構時,應盡量采用簡單的幾何形狀,如平面、圓柱等。例如,醫療設備的外殼如果設計成復雜的曲面形狀,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模具來加工,增加了成本和加工難度。而采用簡單的長方體或圓柱體外殼,不僅加工容易,而且在組裝過程中,各個部件之間的配合也更容易實現,例如,內部電路板可以很方便地安裝在平面的支架上。
二、考慮加工工藝兼容性
材料選擇與加工方法匹配
根據設計的零部件功能和預期的加工方式來選擇合適的材料。如果一個零部件需要通過注塑成型來加工,那么就應該選擇適合注塑的塑料材料,如ABS(丙烯腈 - 丁二烯 - 苯乙烯共聚物)塑料。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成型性,在注塑加工醫用塑料外殼時,可以很容易地填充模具型腔,生產出形狀精確的外殼。
對于金屬零件,如果需要高精度的加工,可以選擇易于切削加工的金屬材料,如鋁合金。鋁合金的硬度適中,在數控加工中心進行銑削、鉆孔等加工操作時,刀具磨損相對較小,能夠高效地生產出符合精度要求的零件。
設計便于加工的特征
在零件設計中,應避免過小的孔、過深的槽或過于尖銳的內角等不利于加工的特征。例如,在設計一個醫療器械的金屬支架時,如果有一些小孔的直徑設計得過小,在鉆孔加工時就容易出現鉆頭折斷的情況。合理的設計應該是保證孔的直徑大于最小加工孔徑限制,并且孔的深度與直徑之比在合理范圍內,這樣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。
對于需要進行表面處理的零件,設計時應考慮表面處理工藝的要求。例如,如果一個零件需要進行電鍍處理,其表面應該盡量光滑,避免有過多的凹坑或凸起,這樣可以保證電鍍層的均勻性。
三、便于組裝的設計要點
采用易于操作的連接方式
盡量使用簡單的機械連接方式,如卡扣、插槽和螺柱 - 螺母連接等。以醫療設備的外殼組裝為例,使用卡扣連接可以快速地將外殼的不同部分拼接在一起,不需要額外的工具。而對于需要較高連接強度的內部結構部件,如電路板與金屬支架的連接,可以采用螺柱 - 螺母連接,這種連接方式便于拆卸和維修。
減少焊接等復雜連接工藝的使用。焊接需要專門的設備和技術人員,而且焊接后的部件在維修或更換時比較困難。如果在醫療器械設備設計中必須使用焊接,應該盡量選擇易于操作的焊接方式,如點焊,并且在設計時考慮焊接位置的可接近性,方便工人操作。
提供清晰的組裝指引和公差配合
在設計圖紙和產品說明書中,應該包含詳細的組裝步驟和要求。例如,對于一些復雜的醫療設備,如大型的醫用影像設備,可以制作專門的組裝手冊,配有清晰的圖片和文字說明,指導工人按照正確的順序和方法進行組裝。
設計合理的公差配合,確保各個零部件能夠順利地裝配在一起。例如,在設計一個醫用離心機的轉子和電機軸的連接時,要規定合適的軸孔公差,使得轉子能夠輕松地安裝在電機軸上,同時又能保證足夠的連接精度,避免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松動或振動過大的情況。

「深圳綠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22年專注醫療美容健康品類創新、開發、落地,設計覆蓋產品開發全產業鏈:設計分析、外觀設計、結構設計、界面設計、樣機制作、模具開發。長期服務:冠舟科技、科創醫療、瑞德醫療、陽普醫療、諾萬醫療等。」